透明传输是如何实现的

  透明传输是一种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原始状态和完整性的技术,其核心在于不对数据进行任何修改或处理。这种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以及物联网等领域,以实现数据的无缝传递和高效交换。

  透明传输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   帧同步技术:透明传输要求接收方能够准确识别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常用的帧同步技术包括字符填充、比特填充和违规编码等。例如,HDLC协议使用零比特填充法,通过在数据中插入零比特来避免连续出现六个1的情况,从而确保接收方能够正确解析帧边界。
  •   数据封装成帧:在数据链路层,数据被分割成帧进行传输,通过在帧的首尾添加控制信息来实现帧定界。例如,PPP协议采用字符填充法,通过在控制字符前加上转义字符ESC来避免数据与控制信息混淆。
  •   加密与安全技术: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透明传输中常结合使用加密技术和隧道技术。例如,SSL/TLS协议和VPN技术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物理层和网络层的支持:透明传输不仅限于数据链路层,还涉及物理层和网络层的技术支持。例如,在物理层,纠错编码和调制技术可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网络层,IP协议和NAT技术则用于分组、寻址和路由选择,确保数据包正确传输和重组。
  •   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透明传输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能需要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在无线模块中,透明传输通常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机制来实现,如无线模块配置为透明传输模式,将发送端的数据原封不动地转发给接收端。

  透明传输通过多种技术和机制的综合应用,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原始状态和完整性,从而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一、 透明传输中的帧同步技术有哪些最新发展?

  透明传输中的帧同步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QPSK调制技术:一种新的QPSK(正交相移键控)星座图和相应的调制技术被提出,旨在提高信道资源的频谱利用率。该方法专注于同步隐藏在信息包中的位,允许同时传输信息和同步序列。此外,还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多普勒偏移,提出了一种联合同步方案,实现帧同步、频率偏移估计和补偿。通过优化动态阈值以增强可靠性,SQPSK的BER性能接近QPSK,并通过仿真结果展示了传输性能的提升。
  •   可见光通信(VLC)链路的帧同步:针对VLC系统中帧同步不完美导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速率编码的设计,通过应用层软件方法(Smooth Codes),解决了帧同步问题。这种方法使任何帧速率条件下的屏幕-相机对能够平滑地传输和接收数据,从而实现高吞吐量。
  •   多源全息传送中的帧同步:HoloSync是一种新型帧同步方案,旨在支持涉及多个远程源的实时全息传送操作。该方案通过调整同步窗口和近似阈值,有效减少了运动失真,提升了用户体验。实验表明,应用同步算法能显著降低运动失真,但这一减少依赖于多种参数,如同步窗口和近似阈值。
  •   高速光通信中的帧同步:一种并行循环移位比较的帧同步方式被设计和实现,用于高速光通信脉冲位置调制(PPM)。该方案通过对帧头同步检测阈值进行调整,即使在大气信道状态恶化的情况下,系统仍可保持较好的同步性能,且系统实用、可靠。
  •   视频传输中的帧同步:华为在其视频3.0+方案中引入了“帧同步技术”,可让多路视角以帧级误差(小于40ms)呈现在用户观看终端中,从而营造出更为顺畅的视角切换体验。这种技术在演唱会、音乐会、体育比赛等对同步要求较高的场景显得尤为突出。

  透明传输中的帧同步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QPSK调制技术、VLC链路的无速率编码设计、多源全息传送中的HoloSync方案、高速光通信中的并行循环移位比较方式以及视频传输中的帧级误差控制等。

  二、 在不同网络层实现透明传输的技术细节

  在不同网络层实现透明传输的技术细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以下是各个层次的详细实现技术:

  1. 数据链路层(二层协议透明传输)

  在数据链路层,透明传输主要通过替换用户私网的二层协议报文的组播目的MAC地址来实现。当二层协议报文透传功能被启用后,交换机会使用一个新的二层头封装报文并向运营商网络传输,在到达运营商网络边缘时,新加的二层头会被剥去,然后转发给用户交换机处理。

  此外,透明模式下的第二层交换功能允许设备在不修改现有路由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部署防火墙。在这种模式下,设备上的所有物理端口都被分配给第二层接口,而不会修改源或目标信息中的任何IP数据包头信息。

  2. 网络层(主机迁移透明度)

  在网络层,透明传输主要通过虚拟网络的概念来实现。虚拟网络是一个逻辑网络,存在于实际网络之上,仅对传输层可见。每个主机具有虚拟网络地址(VN地址)和物理网络地址(PN地址)。VN地址不会改变,即使主机迁移到另一个物理子网络,其VN地址仍然保持不变。PN地址表示主机在物理网络中的位置,用于数据包路由。

  为了实现迁移透明度,网络层必须提供额外的服务,包括迁移透明的主机寻址、迁移透明的无连接模式通信、断开请求、断开指示、连接请求和连接指示。这些服务由传输层提供,以实现端到端服务的主机迁移透明度。

  3. 传输层(端到端透明传输)

  传输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的透明、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传输层必须提供以下四项服务:(T-1)传输实体寻址,为传输实体提供迁移无关的标识符;(T-2)无连接模式通信,提供传输层无连接模式通信;(T-3)连接建立,能够建立传输层连接;(T-4)面向连接通信,能够保留传输层通信并提供面向连接的通信。

  此外,传输层还负责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他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选择网络提供的最合适的服务。

  4. 总结

  不同网络层实现透明传输的技术细节主要包括:

  •   数据链路层:通过替换MAC地址和使用新的二层头封装报文来实现透明传输。
  •   网络层:通过虚拟网络的概念和提供额外的服务来实现主机迁移透明度。

  三、 SSL/TLS协议和VPN技术在透明传输中的应用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SSL VPN的实现

  SSL VPN是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简单VPN服务,允许透明的客户端IP地址切换。这种VPN解决方案易于使用,并且可以为Web会话提供透明的客户端IP地址切换功能。

  SSL VPN通过OpenVPN实现,OpenVPN是一种开源的VPN软件,能够利用SSL协议进行加密通信。OpenVPN支持多种虚拟网络接口,包括第3层IP隧道和第2层以太网隧道,这些隧道可以传输任何类型的第2层以太网数据,并且可以通过LZO算法进行压缩。

  2. OpenVPN与SSL结合的应用

  在网络附加存储(NAS)的应用中,OpenVPN结合SSL证书被用于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这种配置不仅允许远程客户端通过公共互联网安全地访问本地NAS,还确保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OpenVPN还被用于构建透明的VPN隧道,这种隧道在不应用加密和签名的情况下使用。当以太网设备的MTU大小设置为6000字节或更高时,透明隧道可以实现近线速率的吞吐量。

  3. SSL/TLS协议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

  SSL/TLS协议广泛应用于网站和电子邮件的安全信息传输。这些协议通过加密技术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确保通过公共或私人网络传输的信息安全。

  在工业应用中,OpenVPN利用SSL协议保护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适用于需要高安全性的数据传输场景。

  SSL/TLS协议和VPN技术在透明传输中的应用案例涵盖了从简单的基于浏览器的VPN服务到复杂的网络附加存储安全解决方案,以及在工业应用中的数据保护等多个领域。

  四、 物理层纠错编码和调制技术在保证信号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的最新进展是什么?

  物理层纠错编码和调制技术在保证信号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前向错误纠正(FEC)技术的应用

  在光线路侧,前向误码纠错技术(FEC)利用冗余编码对可能产生的错误比特进行纠正,实现物理层无误码传输。OTN P2MP解决方案在接入段和传输段均采用FEC纠错技术,支持多种类型的FEC纠错类型,如FEC、高级FEC(AFEC)、高性能FEC(HFEC)、2代高性能FEC(HFEC2)、软判决FEC(SDFEC)等,能够达到10^-15的纠错能力,满足短距和长距光缆多种场景下的误码纠错需求。

  2.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扰码技术

  LDPC码因其出色的错误纠正能力和强大的信念传播(BP)解码器分析工具而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层安全中。通过结合穿孔方案和非系统性码,LDPC码可以实现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使用LDPC码和穿孔方案的安全实现算法仅传输奇偶校验位以消除秘密消息的暴露,而解码器则使用接收到的奇偶校验位恢复穿孔位。

  另外,扰码技术也被用于提高物理层的安全性和能量效率。扰码技术通过将消息编码为特定格式,确保了编码的正确性,并提高了信噪比以纠正所有错误。这种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尤其有效,因为它能显著降低窃听者与合法接收者之间的信号干扰(SG),从而增强编码的鲁棒性。

  3. 调制技术的进步

  在低信噪比(SNR)场景下,使用更高阶的调制方案(如8-PSK、16-PSK和16-QAM)可以减少每比特传输功率,同时增加每个符号的比特数。这种方法能够将比特误码率(BER)曲线向更高SNR阈值移动,从而提高物理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物理层协议中,调制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例如,ATSC标准定义了多种调制方式,包括QPSK、16QAM-NUC、64QAM-NUC等,这些调制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物理层物理过程(PLP)提供不同的调制模式。

  4. 模拟和实验验证

  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评估不同信道编码在短数据包长度下的性能,使用BPSK调制并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传输信号。结果表明,VA、Log-BP和CRC-SCL解码算法分别用于循环冗余校验(CCs)、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代码和极化码,在不同信噪比水平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物理层纠错编码和调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多种FEC技术的应用、LDPC码和扰码技术的结合使用、更高阶调制方案的引入以及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来优化性能。

  五、 在无线模块中实现透明传输模式的具体技术和机制有哪些?

  在无线模块中实现透明传输模式的具体技术和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配置、软件设置以及通信协议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现方式和技术细节:

  1. 串口透明传输模式

  HF-LPB100模块支持串行接口透明传输模式,提供了一个即插即用的串行数据端口,简化了用户的使用复杂度。用户只需配置必要的参数,模块即可自动连接到默认无线网络和服务器。这种模式下,模块的串口始终处于透明传输模式,因此用户只需将其视为虚拟串行电缆,像使用简单的串行连接一样发送和接收数据。

  2. 无线网络参数配置

  在透明传输模式下,需要配置无线网络参数,如无线网络名称(SSID)、安全模式和加密密钥。这些参数确保模块能够正确连接到无线网络,并与服务器建立通信。

  3. AP+STA模式

  HF-LPB100模块支持AP+STA模式,即同时作为接入点(AP)和客户端(STA)工作。当启用AP+STA功能时,STA接口可以连接到路由器和TCP服务器,而AP接口保持激活状态,允许通过TCPB连接手机/平板电脑,从而实现对用户设备的控制和模块参数的设置。

  4. TCP/UDP连接参数配置

  用户需要预设TCP/UDP连接参数,包括协议类型、连接类型(Server或Client)、目的端口和目的IP地址。这些参数确保模块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传输。

  5. 串口参数配置

  配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检验位、停止位和硬件流控。这些参数确保串口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LoRa模块透明传输

  LoRa模块采用透明传输方式,工作在特定频段(如410~441MHz),利用LoRa扩频技术实现低功耗、多路I/O的数据透明传输。例如,壹佰特的E32-TTL-1W LoRa模块采用SEMTECH公司的SX1278射频芯片,支持TTL电平输出,并提供低功耗的管脚配置。

  7. 命令控制和响应格式

  在某些模块中,透明模式的设置和数据传输通过特定的命令和响应格式进行控制。例如,MU-4设备在透明模式下,数据传输和接收通过DI(数据输入)和DO(数据输出)端口进行,需使用命令’@TR’来开启或关闭透明模式。

  8. 广播模式

  某些模块支持透明广播模式,任意模块发送数据时,具有相同地址且相同信道的模块均可同时接收数据。这种模式下,发送模块的目标地址和接收模块的本地地址设置为相同值,信道设置为相同值。

原创声明:文章来自技象科技,如欲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www.viralrail.com/blog/99185.html

免费咨询组网方案
Baidu
map